初中物理
提供初中物理学习资料,包括力学、电磁学、光学等,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原理。
《挑战物理竞赛题》初二上学期声现象回声声速重点学习视频课程
物理学习很多同学觉得枯燥无聊,但是只要用心去理解物理就能够发现其中的乐趣,本课件是初二上学期物理声现象的相关学习课程。1 . 声音的发生: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。振动停止,发声也停止。2.声音的传播:声音靠介质传播。真空不能传声。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。 3.声速: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:340米/秒。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,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。 4.利用回声可测距离:S=1/2vt 5.乐音的三个特征:音调、响度、音色。(1)音调:是指声音的高低,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。(2)响度:是指声音的.大小,跟发声体的振幅、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。 6.减弱噪声的途径:(1)在声源处减弱;(2)在传播过程中减弱;(3)在人耳处减弱。 7.可听声:频率在20Hz~20000Hz之间的声波:超声波: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;次声波: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。 8. 超声波特点:方向性好、穿透能力强、声能较集中。具体应用有:声呐、B超、超声波速度测定器、超声波清洗器、超声波焊接器等。 9.次声波的特点:可以传播很远,很容易绕过障碍物,而且无孔不入。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,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。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、海啸地震等,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、飞机飞行、火车汽车的奔驰、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。10、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,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。11、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,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。12、声音在15℃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/s,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,其中在固体中最快,在液体中次之,在气体中最慢。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,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声音,第一次是在自来水管中传播的,最后一次是在 空气中传播的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学习一下,试试老师的讲课方法结合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多多练习,一定可以更好地学习物理,以后考试中也会取得好成绩!
《挑战物理竞赛题》初二下学期机械效率知识点讲解分析大全
本课件是初二下学期机械效率相关课件,有想要把这部分提升一下的同学可以下载学习,老师讲解课程一定可以给你带来有用的知识。1.功的两个必要因素: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;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。2.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:(1)有力没距离、(2)有距离没力、(3)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。3.功的计算:功(W)等于力(F)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(s)的乘积。(功=力×距离)功的公式:W=Fs;单位:W→焦;F→牛顿;s→米。(1焦=1牛·米).4.功的原理: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。功率5.功率(P):物理意义: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。定义:单位时间(t)里完成的功(W),叫功率。计算公式:P=W/t=FS/t=Fv。单位:P→瓦特;W→焦;t→秒。(1瓦=1焦/秒)中考物理中,机械效率问题属于必考内容,也是不少学生的难点。下面通过归纳来深刻理解“机械效率”问题,只要理解好以下这三张图和“三种功”,这类机械效率问题将再也难不倒同学们。额外功:我们把重物G提升到h高度处的同时不得不把杠杆提升,同时不得不克服摩擦力做功。故此时克服杠杆重力所做的功以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就是额外功!(若题意中提到“轻杆”就是忽略杠杆质量,也就是不计重力,则额外功不包括克服杠杆重力所做的功)注意额外功特别注意以下三点:1.杠杆中注意“力臂”;滑轮组中注意“n”;斜面中注意“斜面的倾斜程度”要想使简单机械最省力:应该使杠杆中的动力臂最长,滑轮组中的n最大;斜面的倾斜程度最缓。省力不意味着省功!相反,现实当中越省力,就越不省功,机械效率也就越小(因为此时所做的额外功更多)!2.G、h和F、s都具有同体性!G和h都对应物体中心,F和s都对应手作用的点。3.“理想机械”——意味着不计机械自身重力以及各种摩擦,此时额外功为零,效率为百分之百!感兴趣的同学快下载学习吧,老师的讲解详细生动,不懂的知识点一定可以慢慢理清楚的,只要用心学习了一定是可以取得更加的成绩!
学而思 《5年中考3年模拟》全国版物理配套视频
学而思初中物理课程,本课程共659M,VIP会员可通过百度网盘转存下载或者在线播放。此“学而思 《5年中考3年模拟》全国版物理配套视频”。课程目录:├──第1讲物理名师带你走入中考复习| ├──(1)物理名师带你走入中考复习第一段.mp421.61M| ├──(2)物理名师带你走入中考复习第二段.mp438.51M| ├──(3)物理名师带你走入中考复习第三段.mp427.87M| └──(4)物理名师带你走入中考复习第四段.mp426.75M├──第2讲欧姆定律高分技巧详解| ├──(1)欧姆定律高分技巧详解知识点1.mp444.17M| ├──(2)欧姆定律高分技巧详解知识点2.mp445.92M| └──(3)欧姆定律高分技巧详解例1-例8.mp447.14M├──第3讲解析电功率| ├──(1)解析电功率知识点1.mp435.99M| ├──(2)解析电功率知识点2.mp425.92M| ├──(3)解析电功率例1-例4.mp441.54M| ├──(4)解析电功率例5.mp438.10M| └──(5)解析电功率例6-例7.mp446.21M├──第4讲压强考点剖析| ├──(1)压强考点剖析第一段.mp434.49M| ├──(2)压强考点剖析第二段.mp427.48M| └──(3)压强考点剖析第三段.mp447.21M└──第5讲浮力重难点突破| ├──(1)浮力重难点突破例1.mp427.45M| ├──(2)浮力重难点突破例2.mp427.20M| ├──(3)浮力重难点突破例3.mp422.81M| └──(4)浮力重难点突破例4-例6.mp433.19M
《挑战物理竞赛题》初二上学期追及问题平均速度讲义视频课程
本课件是初二上学期物理追及问题相关讲义和视频课程,想要学习好这一部分的同学可以下载学习,多多练习理解好解题思路一定有所收获!一、相遇问题: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,根据数量关系可分成三种类型:求路程,求相遇时间,求速度。它们的基本关系式如下:总路程=(甲速+乙速)×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=总路程÷(甲速+乙速)另一个速度=甲乙速度和-已知的一个速度二、追及问题:方向一般是相同的,根据速度差、距离差和追及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,常用下面的公式:距离差=速度差×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=距离差÷速度差速度差=距离差÷追及时间 速度差=快速-慢速【典型例题】例1、某人沿着铁路边的便道步行,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,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秒钟,客车长105米,每小时速度为28.8千米.求步行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?解析: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,在身旁通过的时间是15秒钟,实际上就是指车尾用15秒钟追上了原来与某人105米的差距(即车长),因为车长是105米,追及时间为15秒,由此可以求出车与人速度差,进而求再求人的速度。解:(1)车与人的速度差:105÷15=7(米/秒)=25.2(千米/小时) (2)步行人的速度:28.8-25.2=3.6(千米/小时) 答:步行人每小时行3.6千米。例2、(德阳市2014年)甲、乙两人从相距15km的两地同时出发,相向而行,甲的速度为3km/h,乙的速度为2km/h,甲带一条狗,同甲一起出发,狗的速度4km/h,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,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,这样持续下去,直到甲乙相遇时,这条狗一共走了_________km。解析: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,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狗的路程,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,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。 解:甲、乙从出发到相遇经过的时间t= = h=1.5h 故小狗的路程L=vt=6×1.5km=9km 小狗的位移即甲的位移x=v甲•t=5×1.5km=7.5km有想要挑战物理竞赛或者对本课件感兴趣的同学快来下载学习吧,里面有老师详细地讲解视频课程,不理解的部分可以多学习几遍,一定能够学的更好!
2022初中物理 初二物理暑假培训班(三季度-全国版S) 杜春雨【完结】
2022初中物理 初二物理暑假培训班(三季度-全国版S) 杜春雨【完结】目录:第一讲 天外奥体.mov第五讲 【习题课】机械运动进阶.mp4第四讲 机械运动进阶.mp4第三讲【习题课】测量与运动.mp4第七讲 【习题课】声音的产生与传播.mp4第六讲 声音产生与传播.mp4第二讲 测量与运动.mp4wx_11220323470089-初二物理全国S讲义-正文-165189
【2022暑】初三物理(刘怡)
【2022暑】初三物理(刘怡)目录:├┈01.电的起源——电荷及物体的带电方式(含开学典礼).mp4├┈02.易错题专项1.mp4├┈03.乘风破浪的电荷——电流与电路.mp4├┈04.易错题专项2(初三物理.mp4├┈05.小小的电荷套路多——认识电路结构.mp4├┈06.易错题专项3.mp4├┈07.电器的工作源泉——电流及其测量(初三物理.mp4├┈08.易错题专项4.mp4├┈09.电流的幕后推手——电压及其测量 刘怡 .mp4├┈10.易错题专项 刘怡.mp4├┈11.电流的绊脚石——电阻及变阻器 刘怡.mp4├┈12.易错题专项 刘怡 .mp4├┈13.电学三兄弟——欧姆定律探究 刘怡 .mp4└┈14.易错题专项 刘怡 .mp4